何謂「文明婚禮」?難道只是崇洋媚外?淺談清末民初時期的婚俗習慣

清末民初之際,已經有不少西方傳教士來華,陸續將科學宗教知識等等傳入,1859 年上海就有一名年輕人,早期隨著西方人學習醫術並且篤信基督教,於是他打算在自己的婚禮當中採用西方的儀式。
分享:

婚禮當天也邀請了好友來觀禮,當時所有的情況都被好友—王韜記錄在日記當中,內容是這樣的:「前日為春甫婚期。行夷禮。至虹口裨治文室,往觀其合巹。西人來者甚眾。裨婦鼓琴咀謳歌,抑揚有節。小異亦在。其法,牧師衣冠北向立,其前設一幾,幾上置婚書、條約;新郎新婦南向立,牧師將條約所載一一舉問,儐相為之代答,然後望空而拜。繼乃夫婦交揖。禮成即退,殊為簡略。」

上面講到的夷禮,是當日上午在一所美國教堂中舉行,王韜觀察到牧師主持的西方婚禮,他也觀察到比起中式的傳統婚禮,還需要經過納采、問名、納吉、納征等等,最後才迎親之理,相較起來,西方的婚禮實在是簡約許多,故才寫上殊為簡略。

而隨著時代不斷演進,西式婚禮越來越被接受,尤其民初之後大為盛行,因為開始有些報章刊登這樣的婚禮都會加上”文明”二字,或者寫上”自由”婚禮來形容,故在上流社會中率先走紅,通常主角們都是具有西化的背景,良好的教育與社會地位,也因為當時西方的船堅炮利相對於剛脫離清朝統治的民初,都是大家效仿,於是一般大眾透過不斷的報刊報導一場場看似陌生的文明婚禮之後,紛紛慢慢地接受了這樣的儀式。

但傳統的習俗上有著「婚禮穿紅褂、喪事披白袍」華人,對於西方婚禮卻以白色為主,使人在婚禮上聯想到喪事,可謂是大大的不吉,而時人對於「文明」國家婚服的用色似乎甚感困惑,經常以「光怪陸離」稱之。

但也因為這樣的傳統,演變到了華人社會,也能在服裝上找到和平共處的方式,也能在穿著傳統中式婚禮的衣服,但儀式舉行西方式的,或者是改用了重新設計的大紅禮服,逐漸找到了和平共處的模式。

來到如此風花雪月的現代,反觀民初時期的文化碰撞,著實有趣。

分享:

You may also like

「蕾絲娃娃高級法式手工婚紗」,用浪漫詩意的古典蕾絲縫製而成,以純粹自然的攝影手法,用影像記錄永恆的那一刻。今天《花嫁》邀請到出身自選秀節目《超級偶像》的實力派女歌手王雅婷,化身一日高級法式手工婚紗店店長,肩負重任的雅婷會有怎麼樣的表現呢?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!
伴郎究竟怎麼樣才算是稱頭又能幫忙分勞解憂的呢?畢竟男生一定有一狗票兄弟,要選出來最適合的伴郎,可是要認真的思考一番,選對人選絕對讓你整場婚禮大事化小、小事化無,絕無後顧之憂。
2001 年上映的電影《Josie and the Pussycats》,自漫畫《the Archie Comics》改編,描述了Josie、Val 和 Melody 三人一同籌組樂團,從原本對於流行趨勢感到一文不值,再經歷過包裝出道的陰謀後,轉變對於流行時尚有了一番見解的故事。而在看完整部電影後,其實有許多對於我們現今 Y2K 時尚的反思與影響,就讓我們重溫這齣另類經典流行電影吧!
想到一口氣要面對200多位親朋好友,是不是讓你感到頭皮發麻,或許你們更需要的是一場精緻而溫馨的微型小婚禮,賓客或許最多20位,但都是你們身邊最親近和親愛的人,你只需要準備那些讓你的婚禮感覺像是婚禮的東西,如:請帖、白色禮服、正式西裝、晚餐、蛋糕和其他對你倆很重要的細節,讓婚禮規模縮到最精緻舒服的狀態,保證你會愛上你為自己投入籌備的精心婚禮。
還在為自己婚紗捧花或是結婚典禮花束煩惱的新人,不妨可以來參考位於中山站赤峰街巷弄間的「Everyday Floral Design日日好花」花藝設計。
上一張
下一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