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其實現在的白色婚紗歷史其實還不到兩百年,更久以前女性會選擇藍色、粉嫩色或其他顏色當婚紗,而真正穿上白色婚紗的是1840年代的維多利亞女王結婚時,因為想要提振國內的蕾絲生產,加上提倡簡約,所以他穿上了一套白色的婚紗,從此婚紗的大致樣態才被制定了下來。
一直到了一戰後的1920年代左右,女性的地位已經比以前大大的提升,這也開始讓婚紗的風格有了許多新的設計跟轉變,比方較短裙擺的設計,但那個年代一定都會配上長長的大拖尾頭紗,襯托浪漫的元素。
40年代的二戰,許多嫁衣也因為戰爭緣故都改為較簡單樸素,甚至有許多是直接將母親的婚紗傳下去,還是可以看到以前婚紗的一些設計跟影子。
而至此之後婚紗也因為好萊塢文化的流行,紛紛被搬到大螢幕上去,所以婚紗的設計也開始如雨後春筍般的更加蓬勃。
最著名的當然是1957年永遠的女神奧黛麗赫本的《Funny Face》的那套出自於紀梵希的薄紗絲綢禮服,在片中赫本曼妙的舞姿,配上輕盈的頭紗,就像仙女一樣駕到,赫本也成為了時尚界追捧的super star。
這邊也是因為隨著面料的科技不斷進步,更輕盈的薄紗更能處理飄逸天使的脫俗美,早期的婚紗面料通常也都只能用絲、麻為主而已,到了70、80年代化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像是Satin、尼龍慢慢變成主要面料,配上雪紡、烏干紗等都讓布料光澤感大增又能營造華貴跟飄逸的感覺。從此在材質上婚紗就更加多元跟完整。
款式也隨著時代有著許多改變,從上面說的長度由20年代開始短因為還要兼具舞裙的功能,這方面大家不妨可以參考《The Great Gatsby》電影裡面的服裝,給了很棒的對那個年代的詮釋,甚至60年代還可以看到有迷你裙的設計,70年代又回到了復古一點的情懷,裙襬又長了回來,也有前短後拖尾的設計等等,多摺子、加入更多的手工跟裝飾性,90年代之後因為流行時裝的交互影響,有更多像是露背、魚尾、甚至結合東方旗袍式開襟設計的,都讓婚紗變得更加多元以及有趣。
現在不論妳想要穿上什麼樣子的婚紗,台灣又是婚紗業興盛的國家,想圓自己一個公主夢,一定要找個機會,穿上屬於妳幸福的白紗吧!
Photo credit:達志影像、《The Great Gatsby》電影劇照